• 招商引資50種模式全梳理

    發布時間:2022-06-29 12:28    所屬類目:招商資訊   文章來源:不思量1 園區在線

     

      招商引資是各地政府的「頭號工程」,為了完成任務,各地政府八仙過海各顯神通,也形成了很多值得參考的案例。今天,園區在線總結歸納了50種招商引資主流模式,供大家借鑒參考。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,很多案例有其不可復制性,招商人在學習招數之外更要修煉內功。如果只是死記硬背、生搬硬套,只會被招式所累,只有深入了解每種招式背后的邏輯,并結合實際情況加以運用,才會起到好的效果。
     
      正文:
     
      1、代理招商:委托第三方招商機構、代理機構、中介機構代為招商,政府前期支付乙方一定活動費用(也可能不支付),項目成交后再按一定比例返傭。
     
      2、網絡招商:以網站招商(在58同城、趕集網等綜合網站或園區在線、點點租、XX寫字樓網等垂直網站發布招商信息)或新媒體招商(投放朋友圈廣告、微信公眾號廣告、抖音廣告等)形式推介園區,吸引潛在客戶。
     
      3、委托招商:政府支付一定運營費,把園區工作整體委托給專業運營公司,由運營公司在當地組建團隊、拓展渠道,完成既定招商目標。
     
      4、產業鏈招商:以區域內龍頭企業為原點、產業鏈分析為基礎,建鏈、補鏈、穩鏈、強鏈為目標,尋找和彌補產業鏈的薄弱環節,開展針對性招商。
     
      5、訂單招商:以政府采購訂單或市場訂單為籌碼,交換企業到當地投資。
     
      6、資本招商:通過地方融資平臺、產業引導基金等入股優質企業,引導其目落戶當地。
     
      7、以商招商:通過園區現有企業引薦或推薦,吸引其上下游企業來園區投資,形成產業集聚。
     
      8、「園中園」招商:把大園區拆分成若干個「園中園」,引進不同的運營商,將招商任務下放。
     
      9、駐點招商:在擬招商城市設立辦事處,派駐干部或在當地組建專業招商團隊,長期負責在當地開展招商活動。
     
      10、一把手招商:招商圈常講一句話——「大領導招大商」,關鍵性項目的招引必須由大領導出面。原因一是大領導有決策權,直接與企業溝通,加速決策進程;二是大領導出面,能夠讓客商感到受尊重;三是坐到這個位置的領導,眼界和格局非一般招商人員可及,更容易洞察客商的真正需求與意圖。
     
      11、科技招商:引入研究院所或高精尖人才作為種子,利用其集聚效應,吸引上下游企業入園,通過企業再孵化,共同形成高新技術的生態圈。
     
      12、校友招商:以「校友情結」為紐帶,吸引校友企業家、產業領軍人才回歸,將大學學科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。
     
      13、以數招商:通過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對招商數據進行收集與統籌分析,精準篩選潛在投資企業、分析企業投資概率,為招商工作提供數據支撐。
     
      14、鄉情招商:以走訪、聚會、座談等形式聯結鄉賢,游說其回鄉投資發展。
     
      15、顧問招商:聘請企業家、科研專家、行業大咖、知名投資人等為園區顧問,支付顧問費,約定獎勵機制,依顧問的行業人脈進行招商。
     
      16、全員招商:全員上下納入招商績效考核,從頂層建立激勵機制,以業績論英雄。
     
      17、眾創孵化招商:「眾創孵化」和「園區招商」并行,初創團隊在孵化器成長,在園區生根壯大。
     
      18、投資營商招商:與資本招商類似,都是以資本手段促進產業落地進入園區,但在進入、退出和投資順序方面有所區別。資本招商更注重企業落地,以投資換企業;而投資營商則更強調戰略協同,以產業落地促園區形成。
     
      19、重資本、輕資產招商:通過設立產業引導資金,與金融、投資機構合作設立產業發展基金,扶持本地經濟或者特定行業的經濟,并以股權投資和其它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入駐,實現「重資本運營」;通過為入駐企業配套建設標準廠房、職工宿舍等,減輕企業非生產性投入,縮短外來投資的項目建設周期,達到「輕資產招商」目的。
     
      20、飛地招商:發達地區在欠發達地區「租借」一塊飛地,把溢出的項目、資金、技術轉移到上面,產生的稅收按一定比例分成。
     
      21、機構招商:和戴德梁行、高力國際等頂級咨詢公司合作,請其推薦項目、組織考察,項目落地再另行給予獎勵。
     
      22、抱團招商:由政府牽頭,建立利益分享機制,明確合作中各園區資源分配,考核權重、比例、引進項目所屬、稅收分配、服務等事項,園區間共享企業流量池,引導企業入駐最適宜生長的空間。
     
      23、產業生態招商:建立與主導產業對口的專業招商引資隊伍,「打入」行業朋友圈,和企業直接對話,積累業界人脈和項目線索的同時了解企業發展的痛點,制定針對性招商策略。
     
      24、賽事招商:以創業大賽為平臺,遴選出一批優質項目,以政策獎勵、創業投資、技術合作等方式將項目引進園區。
     
      25、離岸招商:政府注入基礎引導資金,吸引集團企業在本地成立區域總部并留下稅收。
     
      26、反向招商:與本地企業合作,共同出資到海外收購優質資產,再把相關技術和生產基地轉移到本地。
     
      27、產業轉移招商:從大城市出臺的「產業轉移項目清單」、「淘汰清單」中找尋與當地主導產業契合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作為招商對象。
     
      28、政策招商:在國發【2017】5號文允許范圍內自主制定優惠政策,吸引優質企業落戶。
     
      29、勾地招商:雅稱「產城融合招商」,在招引企業的同時,允許企業「勾兌」一定比例的住宅或商業。
     
      30、組團招商:由駐點干部策劃籌備,主要領導出面,以招商會的形式到目的地城市招商推介。
     
      31、展會招商:參加大城市舉辦的各類展會,在展會上對招商項目進行推介。
     
      32、旅游招商: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旅游資源、文化資源,以旅游活動的名義邀請客商上門,讓客商體驗到當地的投資環境與民俗風情,借勢展露招商意向。
     
      33、小組招商:招商部門和縣、區人員組成項目組,針對某些具體項目進行特定拜訪與跟進。
     
      34、社群招商:基于招商人士社交平臺(如各類產業通訊錄、微信群、釘釘、脈脈、LINKEDIN平臺等)互通招商業務。
     
      35、直播招商:領導走進直播間與企業家同屏互動,既拉近了政企關系,也讓企業家感受到政府求賢的誠心與熱情。
     
      36、牌照資源招商:以上市公司、金融牌照等政府許可性資源吸引亟需相關牌照的企業來當地投資。
     
      37、并購招商:以政策性補助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收、并購鏈上企業。
     
      38、配套招商:圍繞目標企業(大企業)先引進配套企業(中小企業),再以產業配套為賣點反向吸引目標企業投資。
     
      39、圈層招商:在招商引資中,每個人都是招商渠道。在園區圈層、聯盟或企業內部建立利益分配機制,把閑置的資源拿來變現。
     
      40、媒體招商:通過制造新聞報道,增加園區曝光度,吸引政府和企業關注。
     
      41、「鏈長制」招商:「鏈長制」是產業鏈招商的升級版,由地方主要領導擔任「鏈長」,組建招商團隊、研究產業鏈,招引相關企業入園。
     
      42、地緣優勢招商:利用本地的稀缺資源進行招商。
     
      43、規劃引領招商:在預招商階段向企業展示園區的宏偉藍圖,并以政策誘惑其投資。(此時園區想象空間最大、企業選擇最多、政策也最優惠)
     
      44、眾籌招商:拉攏資本方、運營商與中小企業結成聯盟,以聯合體形式拿地建園,再根據各自的資源優勢與實際需求分配任務與利益。
     
      45、學術招商:舉辦學術研討會,把學術研討與具體項目洽談相結合。
     
      46、PPP招商:在保障公平公正、風險共擔、利益共享的前提下,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政府公共服務項目。
     
      47、平臺招商:與地方研究院、產學研平臺、高校院所等建立合作機制,利用平臺資源進行招商。
     
      48、產品力招商:打造區域內最具競爭力的園區產品,把顏值和硬件優勢作為核心賣點。
     
      49、場景招商:從一個具體的場景化的需求入手(如某類芯片的研發制造、某種疾病的治療等),建立圍繞某個需求的產業生態。
     
      50、整體搬遷招商:園區從城市中心向周邊整體遷移,屬于可遇而不可求。

    张津瑜Vs吕总完整视频